為深入推進“大思政課”建設,引導青年學子在行走贛鄱大地的實踐中感悟思想偉力、汲取奮進力量,近日,我校思政部精心組織師生代表,踏上了以“牢記囑托強國有我行走贛鄱感恩奮進——文化贛鄱行”為主題的暑期大思政課實踐活動。師生們先后深入景德鎮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和婺源縣石門村,在千年窯火與美麗鄉村的生動課堂中,上了一堂沉浸式、體驗式的思政大課。
在景德鎮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,師生們沿著古老的窯磚步道,走進了陶瓷文化的“活化石”博物館。他們駐足于保存完好的明清窯作群、老坯房、傳統里弄之間,聆聽專業講解員講述“匠從八方來,器成天下走”的輝煌歷史,深入了解陶瓷制作七十二道工序所蘊含的精湛技藝與執著匠心。在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,厚重的歷史遺跡與創新的文化展示交相輝映,讓師生們深刻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歷久彌新,更直觀理解了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與時代價值。
行程的第二站來到被譽為“生態明珠”的婺源縣石門村。師生們漫步在粉墻黛瓦、溪流環繞的古村落中,親身感受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在贛鄱大地的生動實踐。他們與當地干部群眾深入交流,詳細了解石門村在保護生態本底、發展特色文旅、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創新舉措與顯著成效,同時調研“藍冠噪鹛保護+生態旅游”發展模式,剖析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實踐路徑。昔日寧靜的山村如今煥發勃勃生機,一幅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在師生眼前徐徐展開。同學們紛紛表示,親眼目睹鄉村巨變,深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富民政策的溫暖力量,對新時代青年投身鄉村建設、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使命有了更深的認同。
此次“文化贛鄱行”暑期大思政課活動,是我校思政部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的創新嘗試。師生們走出校園,在歷史文化的現場教學與鄉村振興的實踐考察中,實現了思想的升華與精神的洗禮。活動不僅深化了師生對省情國情、文化底蘊和發展成就的理解,更將“牢記囑托、強國有我”的信念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同學們在行走中思考,在體驗中感悟,在交流中成長,進一步堅定了聽黨話、跟黨走的決心,明確了將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的奮斗方向,此次活動還引導廣大學子懷抱感恩之心,砥礪奮進之志,努力成長為有理想、敢擔當、能吃苦、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,用青春與智慧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貢獻蓬勃力量!